今天是:

网站首页

转化成果推介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转化成果推介 >> 正文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拟转化科技成果信息表-纳米碳酸钡固相合成技术

发布日期:2024-01-15    作者:     来源:     点击:


成果名称

纳米碳酸钡固相合成技术

成果持有人

陈红余

工作单位

化学与制药工程学院

成果形式


新技术     □新工艺           □新产品      □新材料

□新装备  □农业、生物新品种     □矿产新品种  □其他

成果简介

钛酸钡(BaTiO3)是具有 ABO3型钙钛矿晶体结构的强介电材料之一,在电子 陶瓷工业领域有广泛应用。钛酸钡性能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作介电材料应用于各 种电子器件的多层薄膜电容器中,而钛酸钡材料的形貌、晶粒尺寸等对其性能有 很大的影响。在电子工业迅猛发展的浪潮里,应用钛酸钡材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四方相钛酸钡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电子陶瓷材料,被广泛用于制作多层陶瓷电容 器和电光器件等。BaTiO3 粉体的高纯、四方相和超细乃至纳米化是提高钛酸钡 电子元件性能的有效措施。目前高端的粒度在200nm以下下的四方相钛酸钡粉体只有日本能够生产。国内主要的工艺集中于利用水热法制备的 500nm 钛酸钡粉体,难以满足国内高端应用的需要。属于我国核心工业中掐脖子的基础材料之一。

本技术利用高温固相法一次烧成获得粒度在 200nm 左右的四方相钛酸钡粉 体。生产成本相对于现有的水热工艺明显降低,且固相法获得的四方相钛酸钡比 水热工艺的产品表面缺陷少,电学性能更优。


应用领域:

电子信息  □高端装备 R新能源新材料 □智慧海洋

□医养健康  □绿色化工   □现代高效农业 其他

技术指标

(或技术特点):

1. 采用固相一次烧结获得四方相钛酸钡纳米粉体。四方度和粒度均一性由于现有水热法合成工艺通过二次煅烧转相获得的钛酸钡粉体。

2. 本工艺获得的纳米钛酸钡粉体的粒径分布D90在100纳米左右;

3. 整体合成工艺相对于现有的水热合成工艺设备条件要求简单,煅烧温度低,能耗低,无固废和废水排放。

项目所处阶段

□实验室 R小试 □中试  样品样机(产品)□产业化 □临床

本系统目前已在实验室搭建原型机

推广潜力及前景分析

预期推广规模,技术推广产生的预期效益分析(包括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预期的推广初步规模在年产5000-10000吨左右高端电子粉体,产债10-20亿。早期应用于高端纳米钛酸钡粉体的进口替代。由于工艺成本的优势,随着产业配套和供应链的完善,可以有效替代现有水热工艺合成的500nm左右的粉体,市场规模在100-200亿左右。可以有效提升现有多层薄膜电容器整体的国产器件技术水平。同时有效避免了现有钛酸钡粉体生产过程中的水污染问题。具有广阔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知识产权类型

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   □软件著作权   □生物医药新品种    □动植物新品种 □集成电路布图设计  R其他

知识产权编号


投资预算及投入方式(万元):

投资预算在1000-2000万元之间;最好是现有粉体生产企业进行技术开发。粉体的生产开发要与现有的多层薄膜电容器生产企业向衔接,重点满足下游电容器客户对粉体原料企业生产规模的资质要求,从而参与进口替代开发。

合作意向

(可多选):

R技术转让 □ 技术许可  R合作研发  R中试试验  □技术融资

□技术作价入股 □ 其他(请描述)

注:1.本信息作为成果路演基础材料,内容可加附页。

2.项目成熟且具有转化需求,请制作ppt介绍。